全球短讯!比起结婚,我觉得这才是亲密关系的终点
前几天有人问我,既然你现在都对异性没有滤镜了,对类似「真爱」之类的概念脱敏了,你为什么还在写感情故事。
(资料图片)
我说,我看透了感情,不代表我不需要跟人建立关系呀。
你说建立关系能通向什么?我觉得通不向什么。跟任何人都是。我已经明白,任何一个爱人都不会是你的“终点”,分手让人惋惜,但结婚就是永恒吗?也未必。人多数时候都是孤独的,生来如此,跟你身边是谁都并无关系。
跟人建立关系总是求不来什么“结果”的。
但如果跟任何人都不建立关系,也蛮可怕。
我有个朋友追星,在数据组,每天为自己喜欢的小明星忙忙碌碌。有一天我们一起出门时,她跟我分享,她妈妈也追星,追另一个小明星,前段时间她买小明星代言的东西买了一箱,妈妈买她追的明星的代言也买了一箱,堆在家里十分壮观。
那个瞬间我震撼了一下,因为我妈不仅不追星,还会在看到明星新闻时不满咂嘴,明星有什么好关注的?又不会给大家发钱——我默认那样才是已经生儿育女的长辈,多年生活将她的棱角实实地压平。
但我很快又想,为什么呢,我为什么会默认已经成家的人,就不能像少女一样有自己的一些精神世界。
几年前看电影《爱在夜幕降临时》,女主角跟作家男主角组成家庭后,在一次争吵中对对方声嘶力竭地呐喊,我为了哄孩子睡觉,一个人半夜在街头游荡,你倒可以独善其身,在新书分享会上流畅地侃侃而谈,而我,只有上厕所的时候才有空思考人生。
婚后真正的奢侈品,是追星这种虚无缥缈的烂漫错爱,是思考人生意义这种无用问题的闲情。
长大的代价,不是贫穷或劳碌,长大的代价,是不再能拥抱那些一路都有意思、终点却没意义的东西。
要说「一路都有意思、终点却没意义的东西」,感情当然算一个。
人和人之间,暧昧、相爱、或坦荡或隐秘的关系,是人生中极度不实用却闪耀的艺术品。等你真正长大的时候,你会发现比起确切价格的奢侈品包(哪怕要配货、哪怕连年涨),这才是真正的可遇不可求。
年轻的时候人对爱情的痴迷,很多是对「终点」的痴迷,觉得自己遇到了好的爱人,遇到了「真爱的状态」,然后觉得可以持续下去,拥有甜蜜的永恒。
我以前也这样啊。但几乎跟遇到的每个人都不欢而散过后,我会发现感情里根本就没有“终点”,比起遇到什么样的人会长久地步入甜蜜的稳定态,倒不如说,感情里真正值得的,是你们之间一些灵光一闪、无可替代的瞬间。
最后可能都是一地破烂,但你可以记住——
他说“最喜欢你了”时神情诚恳的瞬间。
你们异地相见,飞奔向对方的瞬间。
你们笑闹着在新家互相打枕头大战的瞬间。
他因为你激烈的情绪而推掉应酬着急回家,开门的瞬间......
真的。与其着迷于「结果」跟「状态」,不如着迷于瞬间。
我是觉得人终究会发现自己爱的不是什么好人,区别只是早晚,爱任何人都无法幸免。这和我们坠入爱的机制有关,爱天然就盲目,被爱神的光晕麻痹,纵身一跃的时候人总是享受地闭眼。
而且翻到问题的另一面,对方眼里其实你也一样,他也不会觉得你在这段关系里白玉无瑕啊。
但。这又有什么呢。大家都是瞎爱一通,瞬息万变,互相伤害,杀敌一千也自损八百。
确实觉得自己对人已经没有滤镜,谁也无法用他的技巧和光环打动我。但我会觉得,这不影响我顺其自然,在不预设的关系发展线上摇摇晃晃,如果遇到特别真挚的部分,我也会感慨于它的光亮。
结果当然是无意义的,瞬间当然是没用的,但我总是着迷于对大人来说“没屁用”的东西,它代表着,我还尚且没有那么沉入生活。我还轻盈自由。就好像年轻的时候跟长大后的区别在于,年轻的时候你一个月生活费1500,可以抽出600,周末极限地去别的城市住小酒店、跟crush或者好友听livehouse,长大后你只是质疑那些无病呻吟的破歌不该赚你这笔钱。
我会觉得蛮有意思的事还是在人海里扑腾。跟人发生故事、产生联结。
因为矫情,是真他妈有有效期的,过了一定年纪,感觉只有功成名就的女作家(并不是指本人)才好意思去继续深究人类关系里,那些浮动的、难以定义的,又真实直击人心的片段。
多年以后发现大家都是绝望的疯批罢了,但这样也不错,人生就连发疯的机会都好少。往后的人生再无趣,我会觉得真正值得的事情是,是的,我确实曾经在喜欢的人面前是个疯批。
记住那句话:人和人之间,有过一些moment就足够了。
夏天了,你还没有吃过兰地冰镇小龙虾?
端午节快到了,送给父母和亲人一份汪曾祺笔下的高邮鸭蛋,寄托自己那份最具有中国味道的思念。
“筷子头一扎下去,吱一红油就冒出来了。”
购买鸭蛋小龙虾添加客服微信ewc008